【芬蘭】屬於我的赫爾辛基
旅行之所以珍貴 來自於每個人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
這次的旅行,是一趟使用了亞洲萬里通的環球機票所兌換,總計27天的環球飛行。
當中有許多體驗都是第一次,包括第一次自己到歐洲旅行。
赫爾辛基就是歐洲的第一站。
因為英語也只有很初階的程度,所以出發前也是蠻忐忑的,要入境時第一句跟海關說的話,
就是我的英文不好,而海關給我的回應是..ME TOO。
我一直到當下才反應過來,芬蘭大部分還都是講芬蘭語。
不過經過簡單的溝通後,也算是順利地過了海關,正式入境了芬蘭這片國土。
在飛機上我對芬蘭的第一印象是,這個雲好漂亮,雲的影子清楚的印在地上。
然而我也發現這段飛行的里程,比我想像中更長。
從里程的計算機來估算,飛行的里程是4916公里,但實際上飛行的里程超過一萬公里。
圖片顯示的總距離實際上是已經飛行的距離。
好在芬蘭航空的商務艙很棒,這趟旅行有一個很好的開始。
===
一下機我就先到旅館HOTEL F6辦理入住。
放好行李稍作整理就出發趕緊看看這個城市是什麼樣貌。
住的地方離港口很近,所以附近的交通很方便,走路約5分鐘左右就有路面電鐵可以搭乘。
這次我是使用赫爾辛基的交通卡 HSL APP,使用手機就可以購買。
交通卡有分區,主要景點都是在AB區,機場則是在C區。
依照不同天數與地區會有不同的價格,我是直接買ABC區的四日券。
可以搭乘路面電鐵、巴士、火車和芬蘭島渡輪。
上下車並不用刷卡,採取信任制的方式,但萬一查票沒有購買車票,會有很重的罰款。
雖然我沒有被查到票,但使用者付費,我建議不要心存僥倖。
而且這些費用也是公共設施的維持經費來源,不要做一個失格的旅人。
我一直很喜歡有路面電鐵的城市,基本上路面電鐵就可以抵達大部分的景點。
所以我都是以路面電鐵為主要交通工具,偶而會搭配一下公車。
反正票都買好了,搭幾趟都不用再額外付費,隨便跳上一台車搭個幾站,
想下車就下車走走,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旅行方式。
不一定要全都照著景點走,自己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旅行方式是最重要的。
既然都出來旅行了,就盡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不要有太多框架限制住自己。
隨意走走看看這個城市,有別於之前去的歐洲城市。
赫爾辛基多了點現代的感覺,新舊建築交替又不失和諧。
===
見到雕像就忍不住會想看看正面….
===
路邊有許多電動滑步車可以租,也是使用手機APP就可以租。
這個我後來在馬德里還是有使用到,價格不便宜,但騎起上會上癮。
在城市穿梭相當的有趣,也是一個很方便的代步工具。
還車地點會有固定的區域,像圖片那樣亂丟我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…
強烈建議可以玩看看,他必須要先自己滑動一下,有一點點動力才可以加油前進,
完全靜止的狀態下是無法啟動的,和我們熟知的機車不太一樣。
靜默教堂
靜默教堂是在市中心的一個小沉思堂,是由實木彎曲製作而成。
但由於我不想進去打擾他人,就沒有進去參觀了。
===
烏斯佩斯基大教堂 Uspenskin katedraali
烏斯佩斯基大教堂是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一座東正教堂,
為芬蘭正教會赫爾辛基和全芬蘭大主教的座堂,也是北歐最大的東正教堂。
外觀是由紅瓦塊製作而成,現場看真的超級漂亮。
距離赫爾辛基座堂不遠,走路即可到達。
旁邊的山坡可以看到赫爾辛基座堂,景色相當的棒,許多人坐在那休息聊天。
===
赫爾辛基座堂
Helsingin tuomiokirkko
赫爾辛基主教座堂是芬蘭福音信義會赫爾辛基教區的主教座堂,
位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參議院廣場上,
左右兩邊分別是芬蘭總理府,赫爾辛基大學主樓和國家圖書館,
它也是赫爾辛基坐標性建築。這座教堂最初是獻給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的,
直到1917年芬蘭獨立,一直稱為「聖尼古拉教堂」。(取自維基百科)
如果在網路上搜尋赫爾辛基的圖片,有很大的機率都是出現赫爾辛基座堂,
這幾乎成了赫爾辛基的代表性建築了。
我沒有進去,只在外圍拍個照片,對我來說我更喜歡在街上散步探險,
只是因為這些景點都很近,就散步過來走走。
===
餐廳推薦 Pho Viet
這間越南餐廳我在赫爾辛基五天就來吃了兩次。
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越南河粉,想不到居然是在赫爾辛基吃到。
雖然價格也不便宜,一碗要15.5歐元,但在赫爾辛基算是平價的選擇了。
分量很大,女生吃一碗說不定會吃不完,大約是台灣賣的兩倍分量。
若是吃膩了西方的食物,不妨也試試這間越南餐廳。
===
赫爾辛基和我以往去的歐洲城市感覺不太一樣,雖然我去過的也不多就是了..
應該說和我想像中的歐洲蠻不同的,但這五天下來去了不少地方。
不論是赫爾辛基本身還是周邊的小鎮Porvoo或者塔林,每個地方都給我很新鮮又很棒的體驗。
感覺此行為人生,又豐富了不少,也很開心自己有下定決心要完成這趟旅行。
出發前原本還蠻猶豫的~但做了,一點都不後悔。
===
我一開始原本想部落格要寫的專業一點,好像工具部落格可以在上頭找到很多實用的資訊。
後來發現那好像不適合我,因為我的旅行型態就不是那樣。
我喜歡隨意地走走探險,知名的景點我不一定會去,我也不會做太多的功課。
而且時間上也比較難在上頭花太多的功夫。
現在想想,我就當成自己的一個旅行紀錄,不一定要有人看到。
若有緣看到,或許有些人會和我有些共鳴,有些可能看都不想看。
但都沒關係,生活就是要找出自己喜歡的節奏與方式。
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作家。